填报须知

1、本报告书仅限企业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业存续经营实际情况,企业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企业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企业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股东(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应当与报告年度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姓名或者名称一致。

8、每一个股东(发起人)的出资信息只需填报一条,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出资额为截至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累计数额,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认缴和实缴出资额的币种与注册资本一致;认缴和实缴出资时间为截至报告年度12月31日最后一次认缴和实缴时间,出资方式可以多选。

9、企业资产状况信息,应当是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中的期末数;纳税总额为企业全年实缴各类税金的总和。

10、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企业控股情况指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的实际投资情况,或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支配程度进行分类。

11、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2、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担保、从业人数、社保缴费信息为非强制性公示的事项,可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其中,对外担保信息可以选择某条具体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

13、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4、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5、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6、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7、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8、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19、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20、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

21、控股情况填写,(1)国有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 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 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2)集体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 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集体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 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集体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集体协议控股。 (3)私人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 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私人绝对控股;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 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私人 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私人协议控股。 (4)港澳台商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 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港澳台商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 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港澳台商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港澳台商协议控股。 (5)外商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 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外商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 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外商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 实际控制权的外商协议控股。 (6)其他:除上述五类以外的企业控股情况。

1、本报告书仅限企业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业存续经营实际情况,企业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企业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企业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生产经营情况信息,按年度财务报表填写;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属非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情况信息栏填写“0”。纳税总额为企业全年实缴各类税金的总和。

8、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

9、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0、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担保、从业人数、社保缴费信息为非强制性公示的事项,可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其中,对外担保信息可以选择某条具体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

11、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

12、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3、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4、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5、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6、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7、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18、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19、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

1、本报告书仅限企业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业存续经营实际情况,企业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企业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企业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企业资产状况信息,应当是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中的期末数;纳税总额为企业全年实缴各类税金的总和。

8、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企业控股情况指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的实际投资情况,或出资人对企业资产的实际控制、支配程度进行分类。

9、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0、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担保、从业人数、社保缴费信息为非强制性公示的事项,可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其中,对外担保信息可以选择某条具体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

11、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2、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3、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4、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5、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6、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17、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18、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

19、控股情况填写,(1)国有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 资本(股本)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国有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国有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 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国有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国有协议控股。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经济成分的,一律按国有控股处理。 (2)集体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 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集体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集体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 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集体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集体协议控股。 (3)私人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 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私人绝对控股;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私人经济成分的出资 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私人 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私人协议控股。 (4)港澳台商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 所占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港澳台商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港澳台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 大于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港澳台商相对控股; 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实际控制权的港澳台商协议控股。 (5)外商控股:包括①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 企业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的外商绝对控股; ②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外商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比例虽未大于50%,但相对大于 其他任何一方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所占比例的外商相对控股;或者虽不大于其他经济成分,但根据协议规定拥有企业 实际控制权的外商协议控股。 (6)其他:除上述五类以外的企业控股情况。

1、本表所填写内容应真实可靠,无虚假成份。经营者应对所填写内容的真实性负法律责任。

2、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发生变化的,应当先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作出变更登记决定后,报送年度报告。

3、表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

4、表中“退役士兵人数、残疾人数、失业人员”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退役士兵、残疾人、失业人员。

5、表中“行政许可情况”是指个体工商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应当取得的相关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批准文件。个体工商户取得的行政许可超过两个的,应另附说明。

6、自主公示年报内容的个体工商户,可以选择“销售额或营业收入”、“纳税总额”公示或不公示。

1、本报告书仅限农民专业合作社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通过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农民专业合作社存续经营实际情况,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农民专业合作社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农民专业合作社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主营业务活动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

8、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9、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0、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1、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2、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3、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4、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15、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16、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

1、本报告书仅限企业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业存续经营实际情况,企业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企业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企业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股东(发起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应当与报告年度在工商部门登记的姓名或者名称一致。

8、每一个股东(发起人)的出资信息只需填报一条,股东(发起人)认缴和实缴出资额为截至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累计数额,其中外商投资企业认缴和实缴出资额的币种与注册资本一致;认缴和实缴出资时间为截至报告年度12月31日最后一次认缴和实缴时间,出资方式可以多选。

9、企业资产状况信息,应当是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中的期末数;纳税总额为企业全年实缴各类税金的总和。

10、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

11、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2、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担保、从业人数、社保缴费信息为非强制性公示的事项,可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其中,对外担保信息可以选择某条具体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

13、表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人数、残疾人人数、失业人员”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退役士兵、残疾人、失业人员。此类信息为不公示信息。

14、党建信息为不公示信息,主要采集企业党组织的建立情况,但属于抽查范围。其中,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人数,为截至年度报告年份12月31日的人数。

15、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6、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7、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8、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9、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20、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21、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22、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

23、控股情况填写:私营公司年报企业控股情况固定为“私人控股”。

1、本报告书仅限企业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业存续经营实际情况,企业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企业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企业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企业资产状况信息,应当是企业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利润表)中的期末数;纳税总额为企业全年实缴各类税金的总和。

8、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

9、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0、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担保、从业人数、社保缴费信息为非强制性公示的事项,可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其中,对外担保信息可以选择某条具体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

11、表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人数、残疾人人数、失业人员”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退役士兵、残疾人、失业人员。此类信息为不公示信息。

12、党建信息为不公示信息,主要采集企业党组织的建立情况,但属于抽查范围。其中,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人数,为截至年度报告年份12月31日的中共党员数。

13、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4、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5、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6、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7、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8、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19、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20、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

21、控股情况填写:私营公司年报企业控股情况固定为“私人控股”。

1、本报告书仅限企业每年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时使用。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应当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报告。

2、年度报告内容应真实反映企业存续经营实际情况,企业对其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负责。

3、企业发现其年度报告内容不准确的,应于报告当年的6月30日前进行更正。更正前后的信息同时公示。6月30日后,年度报告的更正功能关闭。

4、本报告书所有信息项均为必填项,如果该项内容确无信息,请填写“无”。

5、企业填报的通信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存续状态、网址、网站信息均为报送时的信息,其余信息为所报告年度12月31日的信息。

6、本报告书填报中涉及到金额信息项的以万元为单位,可保留小数点后六位。

7、生产经营情况信息,按年度财务报表填写;分支机构财务管理属非独立核算的,生产经营情况信息栏填写“0”。纳税总额为企业全年实缴各类税金的总和。

8、企业主营业务活动指企业实际从事的主要业务活动。

9、参保各险种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不含离退休人数)。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0、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对外担保、从业人数信息为非强制性公示的事项,可选择是否向社会公示。其中,对外担保信息可以选择某条具体信息是否向社会公示。

11、表中“高校毕业生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退役士兵人数、残疾人数、失业人员”数是指报告期内录用的退役士兵、残疾人、失业人员。此类信息为不公示信息。

12、党建信息为不公示信息,主要采集企业党组织的建立情况,但属于抽查范围。其中,中共党员(包括预备党员)人数,为截至年度报告年份12月31日的中共党员数。

13、参保类型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14、单位参保人数:指报告期末参加社会保险的职工人数 (不含离退休人数)。

15、单位缴费基数:指报告期内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总额,按缴费人员的应缴口径计算。

16、本期实际缴费金额:指报告期内单位实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不包括补缴欠费和跨年度(或跨季度)的预缴金额。

17、单位累计欠缴金额:指截至报告期末单位累计欠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金额(本金)。

18、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按企业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的重要程度或增加值所占比重,从大到小顺序排列,填写占据第一位的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名称。

19、主营业务活动填写,注意事项:(1)主要业务活动的填写尽量用动词+名词或者名词+动词的格式;(2)动词的填写尽量规范,名词的填写需根据企业实际经营,尽量详细、多样化。如:农业单位:种植(或养殖、或捕捞)XX,工业单位: 生产(或加工)XX ,建筑业单位:XX建造(或施工),房地产单位:XX房开发,批发业单位:XX批发,零售业单位:XX零售,其他服务业单位:提供XX服务。

20、女性从业人员填写,说明:指报告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女性从业人员数。是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及其他女性从业人员之和。